专业昌平区翻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翻译服务提供商----新译通翻译公司设北京翻译公司和上海翻译公司提供英语翻译 日语翻译
上海新译通翻译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翻译服务的机构,吸纳了各行各业,有志于翻译事业的人才,尤其是在英语翻译领域。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已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新译通翻译公司的专业翻译兼具行业背景及深厚英语翻译功底。
昌平区(范本) 昌平区位于北京北郊,处于平原与山地交接地带,既有雄奇险峻的高山,又有广阔富饶的平原。北倚军都山是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南部为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京包铁路、京张公路纵穿南北,京通铁路和京密运横贯东西,总面积352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 昌平历史悠久,汉朝置县,明代设州。县城距北京城区34千米(县境南端距城区11千米),有“京师之枕”之称。1956年划入北京市。 昌平位于我国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较长,夏季雨量充沛,年平均无霜期200天,平均日照时间2720小时,为山区林果生长、平原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西北山地有丰富的矿产和各种灰、沙石料,特别是花岗石、白云石、大理石、石英石和各种色石是地材、玻璃的优质原料。境内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小汤山地热温泉久负盛名。以此建立的北京市康复中心闻名全国。近年又开发了以蔬菜生产为主的地热温室。 昌平区经济发展 1、 规范昌平区农产品基地、奥运食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建设;打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品牌。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质监局王留福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2、 引导农民实施品牌战略。督催指导昌平区农产品注册商标,帮助培育"南地绿都"等一批有昌平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工商分局余巨川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推动农村合同管理。抓好十三陵镇、长陵镇政府合同指导服务中心试点。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工商分局余巨川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4、积极开展护林治林和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继续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包括荒山造林工程15000亩,低效林改造工程10000亩,灌木林改造工程10000亩,补植补造工程8100亩,爆破造林工程34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平方公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发改委储鑫 协办单位:区林业局、区水务局、区财政局、区农业服务中心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5、建设万亩有机果品基地,负责昌平区奥运果品基地的培育指导工作。投入150万元用于增施有机肥补助,投入50万元用于病虫害生物防治。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林业局王家红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6、奥运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抓好4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金六环有机农业示范展示中心建设。建设30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初步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展示中心,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开拓有机食品市场。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农业服务中心王利府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7、加紧进行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开展土地资源供需平衡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与对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归并等课题研究,科学制定"示范村"、"试点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国土分局李亚琴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8、抓好农田高效节水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年节水179.41万立方米。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水务局奚增森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二、二三产业(共4项) 9 、加快全区民俗旅游业发展。新发展市级民俗村3个,民俗户200户;培训民俗户500人;加快推进骨干民俗网络建设;在崔村、十三陵等镇发展6个生态观光采摘园;在小汤山、长陵、南口等镇发展5个星级民俗宾馆。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旅游局李万柏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10、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抓好农民就业产业基地工程,加快各镇"符合两规"的农民就业产业基地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抓好二三产业村建设和农民自主创业工程,力争使10个村达到二三产业专业村建设标准,新增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和劳动力达1300户和2000人,600个农户实现自主创业;抓好"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工程,力争重组引进项目20个,盘活资产9000万元;抓好镇村企业技术改造工程。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工业局刘凤柱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11、加快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带动生态观光旅游发展。在山区、半山区发展特色种植、绿色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继续推进老峪沟、漆园南山、大石坡、十三陵110国道和神路两侧、碓臼峪、大杨山6个休闲产业区建设。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农委殷永增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12、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空间。探索建立"实物补偿"和"征地留用"制度,试行国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时,留出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二三产业、安置农民就业的办法。对有稳定收益的征地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采取土地补偿费入股、实物返还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在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自主开发其建设用地,支持农民在自有产业用地上建设标准厂房,以出租或自营等方式使用。旧村改造节约出的土地和废弃地整理出的土地,在符合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可以用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国土分局李亚琴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三、科教兴农(共4项) 13、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昌平实际,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聘用170名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工作,为我区街镇和村两级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后备力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人事局赵丽君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14、新农村远程教育基地建设工程。在东小口镇、阳坊镇、长陵镇、南邵镇、城南街道等五个镇(街道办事处)建设农村远程教育基地。每个基地建成拥有20台计算机,视频展台、电教中央控制系统和投影机等设备,能同时容纳20--50人的多媒体教室。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教委李永生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15、完善科普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科普进村镇工程。在百善镇、流村镇、长陵镇建设600平米的科技展厅和培训教室,开通农业信息化服务终端,普及现代化农业科技知识;在我区10个山区村建设5组长10米的科普画廊,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在4个山区村建设村级科技图书室并配备科技图书。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科委于泓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16、推进新农村环境建设。在菩萨鹿村、韩台村、王峪村、白羊城村安装太阳能路灯;运用现有污水处理技术,为菩萨鹿村、韩台村安装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科委于泓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四、培训就业(共1项) 17、利用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完成农民技能培训1万人,向二、三产业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人以上。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农委牛路江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五、合作组织(共3项) 18、加强新农村建设督催、检查、协调工作。对16个市、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安全饮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改厕工程、村内主要道路硬化工程、垃圾处理工作、农民技术培训工程、产业化建设工程、环境整治工作、公共服务设施硬件建设、富民工程进行督催、检查、协调,使其达到市、区验收标准;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抓好2--3个典型示范村。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新农办李德海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19、培育和发展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苹果、肉羊、草莓、温水鱼等50个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农委张宝来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20、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2006年推进19个村的产权制度改革。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农委魏宝华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六、基础设施(共8项) 21、积极推进我区旧村改造工程。抓好马池口镇??屯市级旧村改造,农民周转楼开工建设;长陵镇望宝川旧村改造,农民周转楼5万平方米建设;阳坊镇中心区改造,农民周转楼开工建设,中心小学市政配套及集中供暖,电力开闭站等项目建设。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建委杨国昌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22、公交候车亭建设。在全区150个行政村和客流集中的车站建设公交候车亭282个,改善广大农村乘客候车条件,其中我区今年66个示范村、试点村的候车亭要全部建成。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交通局季宝新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23、完成山区镇搬迁工作。完成流村、兴寿、南口、十三陵等山区镇泥石流易发区、采空区险村险户搬迁100户536人。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农委殷永增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24、示范村、试点村规划编制工作。未完成规划编制的三个市级示范村(阳坊镇东贯市村、南口镇李庄村、兴寿镇香屯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委托,并完成地形图测绘工作,相关设计单位已经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正在进行,预计4月底前可以完成规划编制工作;10个区级示范村中的北七家镇郑各庄村、十三陵镇德胜口村的村庄规划初步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其余8个示范村正在作前期准备工作,计划6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其余试点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按区委、区政府的安排日期开展。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规划分局郭援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25、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积极盘活存量的原则,在土地供应中,向新农村交通及基础设施、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用地倾斜。在建设征地中,切实做好征地报批及补偿安置等工作,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和长期稳定收益。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国土分局李亚琴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26、建设24个山区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山区农村老年人进行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活动的基础设施。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民政局王家和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27、完成昌平区第一批3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试点村村内主要街道和街坊路建设工作。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发改委储鑫 协办单位:公路分局、区水务局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28、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中水利用,排水改造搞好东贯市村、酸枣岭村、香堂村、红泥沟村、漆园村的积雨工程。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水务局奚增森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七、社会事业(共14项) 29、完成《北京市昌平区"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十一五"新农村建设年度实施规划工作;抓好2006年项目启动工作。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发改委樊懿德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0、全民健身器材配建、更新与维修。对6个市级示范村、10个区级示范村中尚未配建健身器材的村进行器材配建。对辖区内北郝庄村等29处健身器材进行更新维修。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体育局杜新潮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1、健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快推进大型农副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工程。为农民消费安全和便利提供保障,争取市、区财政扶持资金,依托昌平新世纪商城在镇、村发展便利店40个,加上已建成的69个,力争覆盖我区的66个示范村、试点村。进一步提高农村加盟店的经营质量,基本解决农村消费不便、不安全的问题;今年重点对水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回龙观城北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信息系统、农副产品监测系统升级改造;进一步推动全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为全区农民自产的蔬菜、水果、肉、蛋、禽等农副产品创造一个便利、稳定、安全的销售环境。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商务局黄先锋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2、建设镇级文化服务中心、扶植农村俱乐部、建立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分馆。在南口镇、马池口镇、回龙观镇、北七家镇、东小口镇和兴寿镇建设6个镇级文化服务中心;扶植北七家镇西沙各庄村、崔村镇香堂村、城南街道旧县村、百善镇泥洼村等68个村级俱乐部;在流村镇、北七家镇、百善镇、兴寿镇和东小口镇建立5个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分馆。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文化委杨富志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3、加强农村卫生室药品统一配送、药品抽验、农村药品销售服务网点管理等工作。在2005年工作基础上,完成全区各镇农村卫生室的药品统一配送工作,达到规范化卫生室药房的标准;加强对农村地区民办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大农村药品市场的抽验力度;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销售服务网点的管理,使其达到"百姓放心点"的要求;同时加强农村地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知识和法规宣传,提高群众鉴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药监分局董雅新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4、实施以建设节能架空炕为核心的温暖工程。在流村镇、南口镇、长陵镇、十三陵镇、兴寿镇等5个山区镇推广高效节能架空炕1万部,改善山区农民生活卫生条件。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农业服务中心王利府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5、加快解决征地农民补缴社会保险问题,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劳动保障局朱小霞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6、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与镇(街道)综治部门密切配合,加强镇(街道)流管办和村(社区)流管站建设。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综治办杜焕芹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7、加强对基层卫生院的管理与硬件改造。加强对基层卫生院的管理,加强卫生队伍建设,真正做到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对十三陵镇、崔村镇、流村镇、小汤山镇卫生院进行改造。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卫生局刘慧琴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8、开展新型农村医疗大病统筹。2006年全区参加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的村达到100%,户达到90%以上,人口达到86%以上。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卫生局刘保坚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39、推进警务进社区工作。规范社区工作六大制度,包括案件分类制度、案件回访制度、警情通报制度、案件倒查制度、社区民警周汇报制度、社区民警工作报告制度。重新对高发案社区进行界定,落实分类管理措施,确保一、二类社区一区一警、三类社区一区两警。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公安分局周燕滨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40、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在清查合同、清产核资、清理财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农村合同、资产、财务三个台帐式数据库,健全和落实各项农村管理制度,通过实现远程审计、远程监督和远程指导提升新农村经营管理水平。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经管站徐德清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41、将残疾人工作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困难,规范残疾人康复、特教、就业、扶贫工作制度,倡导扶残助残文明新风尚,逐渐建立完善辅助贫困残疾人的长效机制;利用镇村服务设施,探索建立集托残、养护、职业康复劳动和技能训练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为一体的"手拉手"职业康复站;在6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试点村中,挑选基础设施完备、人员配备齐全的50个村,分别配备价值5000元的康复器材,加强农村基层康复站的建设。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残联彭尚玉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42、做好人口与计生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政策环境,帮扶农村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发展生产;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纳入村(居)民自治章程完成50%;提高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水平,已婚育龄妇女体检率达80%以上。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人口计生委王曙光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八、环境建设(共4项) 43、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对13个镇的66个村供水进行改造,解决4.8万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水务局奚增森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44、新农村农户改厕工作。2006年全区农村改厕完成1万户,其中包括14个镇(街道)3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试点村共7187户农民改厕。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卫生局刘保坚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45、继续实施《昌平区2004--2009年城乡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方案》。在北郝庄村和旧县村实施垃圾密闭化管理;投资24万元在德胜口村建设一座80平米的公厕;同时继续督促各镇完善垃圾管理工作。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市政管委苏绍福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46、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四化"、"五化"村。2006年主要创建24个生态文明村;按街路硬化、村内绿化、村容美化、整洁净化的要求建设15个"四化"村,按街路硬化、村内绿化、村容美化、整洁净化、街路照明亮化的要求建设18个"五化"村。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文明办魏江平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九、民主管理(共1项) 47、普法宣传。印制2万册《昌平区公民常用法制案例漫画精选》,制作一套32块法制案例图版,用于在全区各镇(街道)农村、社区巡回展出。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司法局赵长友 完成期限:2006年10月底 十、党的建设(共2项) 48、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扎实推进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基层党组织、党员在建设新农村中承担的职责、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措施。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委组织部刘全新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49、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举办镇党委书记、镇长理论研讨班;举办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基层干部培训班;深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主要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区委组织部刘全新 完成期限:2006年12月底 十一、精神文明(共3项) 50、加强教育宣传,营造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好"十一五"规划宣传,营造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推进镇村有线广播恢复工程,逐步开通镇村电视电话分会场系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开展"昌平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度人物"评选暨宣传活动,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典型宣传, |
翻译地域:
深圳市:宝安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龙岗区 |
翻译强项
陪同口译、现场翻译、同声传译、新闻发布翻译、新闻发布口译、商务谈判翻译、商务谈判口译、大中型会议翻译、大中型会议口译。 中文翻译英语、中文翻译日文、中文翻译韩文、中文翻译德文、中文翻译法文、英文翻译中文,日文翻译中文,韩文翻译中文,德文翻译中文,法文翻译中文、法规、条例、公约、判决书翻译、公文、合同、章程、协议、公证书。标书翻译、资产评估、地产评估、审计报告、无形资产评估、可行性报告、土地评估、进出口贸易、金融、保险、人事、财务、销售、市场、公函、年报、证券、投标、技术规范、信息技术、操作说明书、招标投标书、商业计划书、信用证、操作手册。信函、企划、意向书、简历、邀请函、简报、营销资料、培训资料、大型项目招标书、产品说明书、目录手册、安装手册、使用说明书、工程标书、技术标书、商业标书、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经济贸易、个人简历、入学申请、求职申请、学历证书、户口本、证明材料、公证书签证、推荐信、往来信件、委托书、国际证明 等翻译。
客户群体 |
美国通用汽车 三星 科勒 日本小松 上海宝钢集团 卡西欧 法国标致雪铁龙阿尔斯通 更多... |
翻译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