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辖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临安、富阳、建德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以香樟为市树,桂花为市花。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
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青水秀、风情万般,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等最为著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虎跑梦泉
虎跑泉是一处以“泉”为主题的观泉、听泉、品泉、试泉的泉源景观,又是以性空、济公、弘一法师传奇故事为特色的人文景观,坐落位于西湖之南的大慈山定慧禅寺内。民间传说唐代性空大师游历此山,这里风景优美,只是无水源,决定去别处,忽然有神人告诉他即将有二只老虎会来挖泉,翌日,果然有二虎跑山出泉,甘冽醇厚,纯净无菌,从此“龙井茶叶虎跑泉”被称为
“西湖双绝”。
宋苏东坡赞虎跑泉诗中,留有“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的佳句。虎跑经全面改造,恢复了济公塔院、罗汉堂,并塑造栩栩如生的“梦虎”和济公传说浮雕。
灵隐-飞来峰
到杭州旅游,一看西湖,二看灵隐,灵隐位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可谓“不可不去”。
相传始东晋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灵隐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
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四川大足石刻媲美。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1993年,灵隐景区新辟了“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它借飞来峰山林之势,把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经典造像(如:乐山大佛、龙门石窟等)微缩于此,值得一看。
六和塔
位于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北宋时吴越王为镇钱塘潮而建。塔有七面八级,高59.89米,雄伟壮丽。登塔俯瞰,钱塘风光尽收眼底。现在六和塔旁新建了一座中华古塔苑。走进塔苑,各个朝代、各个地区的一百多座古塔,集中展现了中国塔文化的精华。
六和塔身后北侧往山上走,越过塔苑,来到仿造应县木塔的台地,蓦然回首,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的雄姿尽现眼前,是最令人满意的拍摄点。
三潭印月
又称“小瀛洲”,是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是江南水上庭院艺术的代表作。“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是这里的最大特色。
小瀛洲呈“田”字状,外圈和内十字有岛桥相连,亭台榭轩,点缀其间,内部被岛桥自然分割成四个湖,中心绿洲的“竹径通幽”艺术墙充满诗情画意。岛南端的“我心相印亭”前可观赏三潭印月胜景。每到中秋月夜,放明烛于塔内,灯光外透宛如15个小月亮。此时,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夜景十分迷人。
游三潭印月可在西湖边任何一个码头(分布在湖滨、中山公园、花港、岳王庙等处)乘西湖游船前往。
龙井问茶
以“茶”为主题的品茗清幽之处,在西湖西面的凤篁岭上。本名龙泓,又名龙湫,以泉名井。相传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已发现。泉水出自山岩中,四时不绝,水味甘洌,取小棍轻轻搅拨井水,水面呈现一根蠕动的分水线,颇具风趣。
龙井之西的龙井村,环山产茶,名西湖龙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著称于世。元代虞集咏茶诗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真正龙井当地产的茶,产量很少,且大多远销国外。所以龙井村卖出来的“高价”茶叶,似乎并不“正宗”,还是杭州的百货商店里买的货真价实一点。
苏堤春晓
苏堤俗称苏公堤,在西湖的西南面,南起花港观鱼,北接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首。当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开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筑成,横贯湖南北,全长2.8公里。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
苏堤的美丽不仅在于它在秀丽的西湖中穿越而过,还因为堤上种满了形态优美的香樟树及其他各种植物,是一条全年都常绿的长堤,特别是到了春天,堤上桃花盛开,树发新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加之春风和熙,令人心旷神怡。
断桥残雪
美丽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的相会之桥,位于白堤始端。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称作断桥。
桥堍有御碑亭等亭轩建筑,面临里西湖,与宝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对,山、塔、湖、亭、桥与湖边桃、柳组成一幅如画景色,十分迷人。断桥是通往孤山的必经之路,每当雪后人们纷纷去断桥欣赏西湖雪景,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动人,因称“断桥残雪”。
平湖秋月
从断桥由东向西走过1.1公里长的白堤,堤的那一头就是孤山最东端的平湖秋月。“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每年农历8月14日-16日,这里都将举办“月是西湖明”中秋赏月晚会。平湖秋月楼柱上有一联云:“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道出了这里的境界。
岳庙
位于西湖西北角的岳湖畔,始建于公元1221年,是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的。内有忠烈庙、启忠祠和岳飞墓。忠烈庙内的岳飞塑像,上悬“还我河山”巨匾,为岳飞手迹。
孤山
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水,一山独特,山虽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佳处
杭州发展: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认识到利用外来资本发展一国经济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对国际资本伸开双臂,国际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理想选择。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为:以知识为基础,以金融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跨国公司为依托。跨国公司通过其国际化的投资、生产、销售、研究和开发等跨国经营活动,在其自身寻求低成本进行全球经济扩张的同时,将资金、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提高。同时,发展中国家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提升产业结构和生产管理水平,引进跨国公司是一条加快自身发展的捷径。
一、加入WTO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国家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外国投资的快速增加,2002年,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4万家,比2001年同期增长31%,合同外资827.68亿美元,增长19.62%;
实际使用外资527.43亿美元, 增长12.51%。而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额下降27%,
为5340亿美元, 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英国德勤会计师行2001年11月份对680家外资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它们大多是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几乎90%在中国有分部的公司都表示它们打算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有2/3的公司计划增加产品品种,甚至有一小部分准备把业务扩展到不同地区或以前被禁止的领域。目前,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在华设立2000多家企业、100多个研发机构,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和转移,中国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外商投资首选地之一。
二、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的状况和杭州吸引外资近况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两大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2002年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大多相继提出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打造中国的制造业基地的口号。同时,北方的京津、山东、大连、厦门等地,也类似地提出要把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落地生根。全中国各城市之间这种你追我赶发展经济的态势,咄咄逼人。令人欣喜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新一轮跨国投资的热点,长三角工业和科技开发实力在吸引外资优势突现。
上海,2002年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3012个,合同外资89.60亿美元,实际外资42.72亿美元。2002年美国通用电气工业集团和塑料集团等跨国公司,相继将其亚太地区总部或中国总部从日本东京、香港等城市移往申城;在长三角地区投资的400多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有180多家,占跨国公司在我国大陆设立地区或中国总部总数的三分之一强,是上海迈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海具有显著的都市型经济结构,吸引外资大多数是高新产业,第一二产业投资份额和以房地产为主的第三产业投资几乎占一半。目前上海已具有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才流、技术流、商品流的优势,使得大的金融机构、贸易公司、高技术企业、制造业巨头、投资机构、研发机构纷纷来投资。
苏州,
2002年合同利用外资100.66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48.14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有86家在苏州投资215个项目。苏州涉外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0%,外资企业容纳就业占全市的50%,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市的80%。苏州的开发区是工业投资的聚集地,到2002年底,已有43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4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65%;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的开发费用高达7-8亿元,而国内同等开发区只需1-2亿元,但一些跨国公司宁愿关闭、削减在各国的子公司或项目,却要在苏州投资和增资。苏州已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交通、通信、供水、供气等设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资产评估、涉外税收、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成为海内外投资的首选地之一。
杭州,入世后的第一年成为“九五”以来利用外资增长最快的时期。工业是杭州引进外资的重要产业。2002年,杭州市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87个,总投资24.79亿美元,合同外资16.95亿美元,实际到资6.5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420家,占总数的71.55%,合同外资12.98亿美元,占总数76.58%。杭州市的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均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世界五百强中有37家入驻杭州,其中工业性投资的有28家,设立工业外资企业41家,如松下、东芝、西门子、可口可乐、安万特、联合技术等,总投资达10.5亿美元,
合同外资5.9亿美元。伊莱克斯在杭州建立中国总部并将建立研发中心。
三、杭州市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面临的问题
⒈大企业少、产业基础工业薄弱。杭州市在浙江省内,其产业基础是较强的,但与上海、江苏南部城市比较,仍然有大企业少、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产品缺乏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等弱点。特别是县或县级市在招商引资上,突出问题是产业基础较低、基础设施较差、人力资源较少等问题。
⒉土地紧张问题。浙江省土地面积小、人口稠密,工业用地严重缺乏,与其蓬勃发展的工业经济不相适应。现阶段,杭州市国内投资项目较多,形势较好,城区和萧山一些工业园区对入驻企业也就了一定行业和规模上的要求,突出的问题是用地紧张;在市区内靠合资、购并起家的外资企业,大多面临无空间发展的情况,搬迁发展成为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
⒊市、区和县三级财政税收政策不统一,使招商引资工作受到影响。杭州市经济发展以13个区、县(市)为基础,市政府全面部署招商引资、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工作,但在引导企业搬迁、吸引外资导向、工业园区布局、和招商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都受到“大杭州小财税”和税收制度差异性的影响。
⒋外商需要的生活配套设施还需进一步提高。许多外商集中反映了子女教育问题、交通问题和娱乐生活缺乏问题等,杭州市已建立一所国际学校,但继续加强为外商提供适合的生活环境,也是构型国际型大都市的重要工作。
四、提倡“工业兴市”,发挥自身优势
在跨国公司投资热潮来临之际,杭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工业兴市”的战略,依靠自身优势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促进实现“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的”的宏伟蓝图。杭州市发展外资的优势体现在:
⒈杭州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产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人才、科研、教育方面优质突出,近90%的跨国公司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首选的投资目标地区。杭州市政府提出“接轨上海”,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将是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集聚地。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北翼——江苏省的苏锡常正在打造与上海的“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作为南翼浙江省的杭嘉湖,具有同样的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优势,长江三角洲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浙江的发展、杭州的发展。
⒉引进外资存在潜力。沪苏地区已成为外资投资中国的品牌地,外商已不等自来,如新苏工业坊的计划十年购用的标准出租厂房,在短短两年之内告罄。这些地区工业经济的逐渐饱合,使外资向浙江省地区渗透。
⒊工业基础和居住环境良好。杭州将成为集工、商、贸、居、游等行业外资驻入的最佳选择地之一。37家已在杭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及杭州的大企业、大集团,也是杭州进一步吸引外资的基础。
⒋企业机制灵活,所有制改革基本到位。杭州的工业企业以民营为主,经过几年的改革重组,国有企业也完成了改制工作。民营企业与外国企业在所有制、经营机制和劳动用工等方面谋合性较强,成为吸引外商的一个有利条件。
⒌规范的法制环境。杭州人向来遵纪守法,各项工作都按国家政策、法规执行。WTO的规则要求政府必须给企业提供一个法制的环境,外国企业也要求中国政府给予一个诚信的投资环境,早在两年前杭州就提出了打造“信用杭州”的口号。杭州具有规范的法制环境优势,与欧美企业追从法制和规范是相一致的。
五、我市吸引跨国投资,构筑外向型工业经济的对策措施
⒈抓住有限的比较优势,通过整合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上面论述的杭州地区存在的比较优势,不是杭州外向型经济成长的温床,在资本运用、技术能力、资源利用与市场挖掘方面还要积极努力,将它们有效地组合成为综合的竞争优势,即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吸引外来投资。
⒉抓住发展总部经济这个龙头,形成地区产业链的发展。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创造各种条件,让企业将总部(包括研发和销售中心)设在本地区,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信息流,扩大本地区的经济总量,从而增强本地区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⒊把“外资并购”有关政策法规尽快用于实践中。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实现多元化,吸引外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不仅能提供巨额投资,而且随着资金的进入,经营理念、技术、全球营销网络、管理等资源,都会进入企业,真正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香港查氏集团并购杭一棉、法国圣戈班并购杭玻玻纤分厂、香港佑昌并购杭州灯泡厂等项目,已使杭州利用外资重组国有股份企业的有了经验。同时,外资与民营企业的重组,也会成为下一步招商引资的亮点。
⒋政府尽其能提供优惠政策,经济利益从长计议。杭州市已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机制,杭州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将定期开展对在谈重大项目的协调促进工作。
⒌优化城市软硬环境,创造城市的吸引力。城市和工业区的规划发展,要考虑跨国公司所要求的各种硬件设施,包括办公、生活、文教设施等。同时要建设好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城市管理要趋向法制化,政府服务要增加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
⒍抓住执行WTO规则中的市场开放时机,积极研究推进公用基础设施、金融、传媒、旅游、交通及教育等新领域的外资开放进度,做到全方位开放,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作好准
杭州翻译的需求国内的翻译市场随着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截止到2005年,中国的翻译市场份额以及超过了两百亿元。原来传统的依托大学语言院校的翻译机构已经日益被翻译-分工的翻译公司所取代,而外资公司入驻中国也对翻译质量和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为数众多的北京翻译公司和各类翻译社也对整个翻译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部分翻译公司仍然停留在“家庭式作坊”和“代理商”的阶段,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对翻译质量进行审核与控制,从而使得客户的稿件无法得到质量保证。可正是由于这些众多游击队式翻译商的存在,让整个翻译市场的价格在不断的下滑。价格正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这些公司没有后期审核和控制所需的费用,也不对译员进行跟踪和考核。这些行为导致部分正轨的北京翻译公司也在质量控制流程和译员水准上大打折扣。虽然价格竞争使得客户在费用上受益,可最终却为客户和整个翻译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根据新译通上海翻译公司某负责人的介绍,某知名机电类外资集团,其主要生产和销售机电类产品,正是由于选择翻译公司的不慎,被某家庭式翻译公司的低廉报价所吸引,而将1000多页的整个产品目录交付给其翻译。最后由于质量问题,不但上万本目录书籍被报废,整个企业进入国内机电市场的脚步也被推迟了整整一年。其直接损失高达数十万,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目前的翻译行业迫切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翻译市场准入制度和完善的淘汰机制,以维护整个翻译行业的形象,使正规上海翻译公司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并最终让客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