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文化
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中南三角洲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承东启西,纵贯南北。京九、浙赣、皖赣三条铁路线交汇于此,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105、320、316国道纵贯南昌;4D级的昌北机场可达全国各大城市;水运经赣江入长江出东海。南昌将成为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地区。 南昌的自然环境优美,山环水绕,风光绮丽,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而过,“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众多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跨入新世纪,南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奋斗目标,全力以赴做好建设“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两篇文章,利用南昌的“五大优势”,坚持大开放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狠抓工业、农业、三产、招商引资、个私民营经济五个着力点,全力打造“成本最低,回报最快,效率最高,信誉最好”的“四最”品牌,吸引了许多国际大财团、大项目前来落户。 2002年经济全面提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5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实际利用外资3.67亿美元,增长1.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增长4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21元,增长13.1%,农民纯收入2664元,增长5.8%。 走过红红火火的2002年,走进新的一年,南昌人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篇文章一起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紧紧抓住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文明,顺应“产业由沿海向中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以“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姿态乘风破浪,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南昌是中国中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南昌是中国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管辖四县五区,一个红谷滩新区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人口448万。
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洲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承东启西,纵贯南北,京九、浙赣、皖赣三条铁路交汇于此,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105、320、316国道纵贯南昌,4D级的昌北国际机场可达全国各大城市,水运经赣江入长江出东海。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南昌必将成为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地区。 南昌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滨江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作为城市的灵魂,南昌的水,可概括为“一江、两河、八湖”。悠悠赣江穿城而过,城内有四湖,城外有四湖,形成了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城湖相融的独特景观。南昌拥有中国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绿化覆盖率达59%,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被誉为中国南方的一颗“绿色明珠”。南昌的自然景观秀丽,人文景观也众多。著名的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上,唐朝才华横溢的诗人王勃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纪念馆,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殿堂;地处居民密集城区的天香园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蜚声中外的“鹭鸟王国”。全市现有被国家、省、市各级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50多处。 南昌是一座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现代城市。2002年初,中国《经济日报》对全国24个城市的点评中,把南昌评为京九铁路线上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南昌有着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都是从这里诞生。近年来,南昌的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汽车、医药和食品、新材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家电等五大支柱产业,并正在奋力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化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农业经济、第三产业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商贸流通活跃,一派繁荣景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增速在中国中部的6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南昌的生产要素供应充沛、质优价廉。南昌是中国江西省的电讯枢纽和华东地区邮件转口中心,2002年,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9.65万门,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8万门,移动通网支换机容量达165.8万门。电力供应充足,自来水质量全国一流,能全面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需求。南昌拥有包括全国重点大学南昌大学在内20多所大专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中国名牌高校,也已将其科技产业化基地落户南昌。南昌的劳动力素质较高、成本低廉,企业各工种操作工和技术人员的工资仅为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南昌的基础设施及原材料费用同样低廉,土地、水、电、气的价格都比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低得多,具备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南昌是一座开放的城市,生机勃勃、商机无限。南昌是中国沿海地区辐射中西部腹地的重要枢纽。在以南昌为中心,由现代高速公路组成的大交通网络中,可以形成一个拥有4.5亿人口、12万亿元人民币消费市场的6小时经济圈。 围绕着建设成为中国区域性的现代经济中心城市和繁荣文明的花园城市,南昌正在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2003年,全市GDP达到641.02亿元,增长15.5%,增长率达到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财政总收入76.51亿元,增长2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增长67.9%,增幅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实际利用外资5.83亿美元,增长58.8%,增幅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7亿元,增长30.2%;全市安置就业7.57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 南昌在全国率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为外商来昌投资开辟了“绿色通道”,以“投资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效率最高”的四最品牌,赢得了外商的青睐。全市上下形成了“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的重大的突破,2002年增速在中国27个省会城市中名列榜首,总量在中国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 南昌正以崭新的风貌,博大的胸怀,欢迎海内外宾客的到来。南昌友好合作的大门,永远为一切朋友敞开着。 南昌经济发展 上半年,南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8%,第二产业增长18.0%,第三产业增长14.6%,并呈现出四大突出亮点,充分显现出南昌崛起的强大后劲。 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 今年以来,南昌市加大了一产、二产的资金投入,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投资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经济运行的内源性动力增强,成为了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其中,南昌市的工业投资力度继续加大?熏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1-6月,南昌市共完成工业投资43.89亿元,同比增长88.7%,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41.13亿元,增长99.9%,占工业投资的比例高达93.7%。这也进一步说明南昌市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核心战略得到进一步加强。另外,南昌市非国有投资继续大幅增长,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今年上半年,南昌市非国有投资达82.07亿元,同比增长73.6%,比全市投资平均增幅高20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总量的59.3%,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6.8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猛增 今年南昌市消费需求十分旺盛,消费品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是南昌市经济发展的又一大亮点。其中,受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市人口增多和政府行政消费增加等因素影响,消费需求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上半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9%的增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30.6%。1-6月份,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等政府消费明显增加,行政管理费增长28.1%。这些有利因素大大刺激了南昌市消费需求的增长,从今年6月份的消费品市场来看,当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累计实现32.43亿元,同比增长15.5%。分销售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15.21亿元,增长15.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7.21亿元,增长13.4%;分销售行业看,贸易业零售额122.84亿元,同比增长15.4%,餐饮业零售额9.26亿元,增长16.1%;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的吃、穿、用商品类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2.2%、46.6%和16%。 农村储蓄快于城镇 今年南昌市农业持续发展,粮食种植面积继续增加,而且农村储蓄快于城镇,也成为了南昌市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8.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农业生产突出特点有:一是春播种植面积达到17.0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515公顷;二是规模畜牧业发展较快,仅南昌县水禽、养鸭就新增了618棚;三是水产生产平稳增长,水产品总产量12.03万吨,增长3.3%。截至6月底,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21.95亿元,比年初增长1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基本同步增长,但农村储蓄增速略高于城镇,截至6月底,城镇居民储蓄存款540.87亿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81.0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1.0%和14.3%。 园区经济迅猛发展 南昌市经济活力增强,开放型经济和个私民营经济日益壮大,进一步夯实了支撑南昌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据了解,自南昌市确立以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为核心战略、以开放型经济为主战略和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以来,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的园区经济发展异常迅速。据统计,上半年全市11个工业园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55.84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38.8亿元,增长24.4%,上交税金21.11亿元,增长20.9%。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发展较快,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8.7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余欣荣说,抚州是著名的“才子之乡”,此次主要是学习抚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更好地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共同探求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构建,进一步谋求两市的联系与合作,更好推动两市发展。我们深深感受到,抚州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成就令人鼓舞,也令作为兄弟城市的南昌感到骄傲和高兴。抚州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目标集中,措施有力,方向明确,这种加快发展、实现崛起、实现赶超的豪情和激情值得南昌认真学习、借鉴。南昌在加快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面对新的发展新的要求,南昌必须在加强对外联系的同时加强对内合作。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战略的提出,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与兄弟城市密切联系的新平台。面对新的机遇,南昌和抚州的发展既有互补性,也有必要性。我们要在原有合作基础上把握机遇,进一步推动南昌与抚州经济社会各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同时,随着环鄱阳湖城市群战略的实施,南昌抚州可以发挥两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共同寻求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在新平台上加快两市发展,促进两市共同繁荣。 胡宪介绍了南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他说,南昌是环境优美的历史文化名城、区位优势突出的开放城市、快速崛起的综合城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昌围绕富民强市的目标,做好“两篇文章”,坚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和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核心战略,使城市面貌有了新的改观,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同时,围绕省委、省政府支持南昌作为江西经济增长极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的目标,南昌在建设“一个基地、三个中心”,在城市的功能、管理和形象,在新农村建设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改善人民生活上都有新突破。抚州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思路清晰、工作务实、成效明显、前景美好。南昌抚州各具特色,在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构建中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钟利贵说,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战略的提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加强环鄱阳湖城市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对推动这个城市群的发展、加强优势互补、加强经济往来与沟通有深远影响。南昌是江西的省会城市,在历史发展中都是江西各设区市的标杆,给各设区市很多启示,提供了很多发展经验。抚州率先提出了融入南昌经济圈发展的战略,把抚州定位为南昌的远郊,两市可谓唇齿相依,经济文化相通互补。近几年,抚州经济发展明显提速,全市上下精神面貌改观,人气指数提升,这些都得益于南昌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希望在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过程中,南昌抚州继续加强友好往来,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为加速江西崛起共同出力。 甘良淼简要介绍了抚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抚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思路确立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使全市经济社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此次南昌组团来考察,是贯彻落实我省提出的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战略的具体行动,对促进城市间的互动与合作、加速江西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南昌在环鄱阳湖城市群中是龙头和领头羊,具有突出的带头作用。此行为抚州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对抚州的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从而更好地融入环鄱阳湖城市群。 南昌翻译的需求国内的翻译市场随着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截止到2005年,中国的翻译市场份额以及超过了两百亿元。原来传统的依托大学语言院校的翻译机构已经日益被翻译-分工的翻译公司所取代,而外资公司入驻中国也对翻译质量和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为数众多的北京翻译公司和各类翻译社也对整个翻译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部分翻译公司仍然停留在“家庭式作坊”和“代理商”的阶段,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对翻译质量进行审核与控制,从而使得客户的稿件无法得到质量保证。可正是由于这些众多游击队式翻译商的存在,让整个翻译市场的价格在不断的下滑。价格正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这些公司没有后期审核和控制所需的费用,也不对译员进行跟踪和考核。这些行为导致部分正轨的北京翻译公司也在质量控制流程和译员水准上大打折扣。虽然价格竞争使得客户在费用上受益,可最终却为客户和整个翻译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根据新译通上海翻译公司某负责人的介绍,某知名机电类外资集团,其主要生产和销售机电类产品,正是由于选择翻译公司的不慎,被某家庭式翻译公司的低廉报价所吸引,而将1000多页的整个产品目录交付给其翻译。最后由于质量问题,不但上万本目录书籍被报废,整个企业进入国内机电市场的脚步也被推迟了整整一年。其直接损失高达数十万,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目前的翻译行业迫切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翻译市场准入制度和完善的淘汰机制,以维护整个翻译行业的形象,使正规上海翻译公司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并最终让客户受益。
|
◆ 我公司已设机构如下欢迎就近垂询: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