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文化
乌兰浩特,蒙语意为“红色的城市”。是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地。乌兰浩特市是兴安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总面积865.15平方公里,人口28万。
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2002年2月,2003年3月被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为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乌兰浩特市城区东南部,距市区2公里,地处东北经济圈。总体规划21.24平方公里,一期控制区4.27平方公里。建区一年来,开发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化运作。完成了资源库、项目库、人才库建设;基础设施实现了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讯、供热、通气等“七通一平”初步形成了以农畜产品加工业、制药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框架。蒙牛乳业、内蒙科创、吉林大学白求恩生化药厂、大民种业、中日合资大河轻钢等国内知名企业已入区投资。 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地势平坦,地层构造简单,层次稳定,基础承载力为400kpa。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4.2℃,无霜期130天,年降水量为416.7豪米,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洮儿河,阿木古郎河,二道河,从开发区流过,蓝天碧水,环境幽美,气候宜人。 乌兰浩特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乌兰浩特市委、政府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积极引导工业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特色化方向发展,已经形成电力、化工、绿色农畜产品及制药、冶金建材、烟草等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发展格局。200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14.6亿元,增长29.2%,是“九五”期末的2.9倍。 “十五”时期是乌兰浩特工业项目投资最多、最集中的五年,开发建设了液态奶、能源、重化工等项目,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3亿元,是“九五”时期的4.1倍。同时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三年来产值连年翻番,2005年达到10.2亿元,开发建设的高载能园区和四镇民营企业创业中心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载体。依托蒙牛乳业、吉林德大、草原兴发等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了奶牛、肉鸡、肉羊等养殖业基地,特别是乳业发展迅猛,2005年全年奶牛存栏达到90548头。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同时,乌兰浩特市委、政府还深入开展城市扶困再就业援助和“一助一”扶贫帮困等一系列亲民爱民活动,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措施,使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150元和3803元,分别增长9.3%和7.6%,比“九五”期末增加2915元和1168元。 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于形成“特殊政策、特殊环境、特殊区域”的建区思想。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的原则,滚动式发展,市场化运作。面向新世纪,努力把开发区建成以农畜产品加工业和制药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承载的,现代化、开放型的绿色经济技术开发区。乌兰浩特市(蒙语,意为红色的城)座落于美丽的洮儿河畔、风光旖旎的科尔沁草原腹地。是兴安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内蒙古东部商品物资集散中心。市辖4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865.15平方公里,人口26万。有蒙、汉、满、朝等17个民族。 乌兰浩特市地处东北经济发展区域之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3600万平方米,天然草牧场达5100多万亩;有丰富的铜、铁、铅、锌、大理石等多种矿藏;有珍贵的木耳、蘑菇、猴头、山野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山珍,有飞龙、白天鹅、鹿,黄羊等珍禽异兽;有沙参,党参,桔梗等百余种中草药材。这里交通发达,通讯快捷。有始发至北京、长春、哈尔滨等重大城市的客运列车和旅游列车;111国道、302国道纵贯全境,省道、县道四通八达,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班车;乌兰浩特民航机场可起降大中型客机,并已开通至北京、呼和浩特等地航班;现代化通讯设备一应俱全,通讯网络连通世界各地;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使乌兰浩特市更加风姿万千。 乌兰浩特市工业发达。依托丰富的资源,围绕发展以冶金、卷烟、机械制造、酿造、乳品等六大支柱产业,形成了地方工业体系和乌兰浩特钢铁有限公司,乌兰浩特卷烟厂,乌兰浩特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红云酒业有限公司、乌兰浩特啤酒有限公司、乳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拥有和乐牌农用棚模,雪晶牌矿泉啤酒、兴安岭小四轮拖拉机、德意PO水晶漆、全脂速溶奶粉、红云磁化粮食白酒等一批名牌产品,饮誉海内外。 乌兰浩特市城郊型农牧业已见成效。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奶牛、 肉牛、肉羊生产基地,沙果生产基地,烤烟生产基地和中药材开发基地。 兰浩特市是一座瑰丽的草原城市,也是一座环境优雅的山水园林城市。城内高楼耸立、街市繁荣,华灯初放、繁星点点;城外沃野清风、阡陌纵横,万亩稻浪、无尽风蕴。这里有闻名遐迩的成吉思汗庙,有深逐神奇的大兴安岭林海,有天下第一神泉之称的阿尔山温泉,有广袤无垠的科尔沁草原。这里景观雅致、天然雕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旅游、渡假、避署胜地。民俗风光旅游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内蒙古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地处东北经济区,北与呼伦贝尔市相连,东与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南与吉林省白城市毗邻,西与通辽市、锡林郭勒盟为界,兴安盟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边境线长122.5公里,中蒙边界陆路口岸一阿尔山松布尔口岸已开通运营,全盟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生活着蒙、汉、朝鲜、回等20多个民族,总人口162万。现辖6个旗县市和1个开发区,即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科右前旗、科右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乌兰浩特经济开发区。 乌兰浩特,蒙语意为“红色的城市”。是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地。乌兰浩特市是兴安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总面积865.15平方公里,人口28万。 乌兰浩特经济开发区创办于2002年2月,2003年3月被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为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乌兰浩特经济开发区位于乌兰浩特市城区东南部,距市区2公里,地处东北经济圈。总体规划21.24平方公里,一期控制区4.27平方公里。建区一年来,开发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化运作。完成了资源库、项目库、人才库建设;基础设施实现了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讯、供热、通气等“七通一平”初步形成了以农畜产品加工业、制药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框架。蒙牛乳业、内蒙科创、吉林大学白求恩生化药厂、大民种业、中日合资大河轻钢等国内知名企业已入区投资。 乌兰浩特经济开发区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地势平坦,地层构造简单,层次稳定,基础承载力为400kpa。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4.2℃,无霜期130天,年降水量为416.7豪米,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洮儿河,阿木古郎河,二道河,从开发区流过,蓝天碧水,环境幽美,气候宜人。 乌兰浩特经济开发区,立足于形成“特殊政策、特殊环境、特殊区域”的建区思想。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的原则,滚动式发展,市场化运作。面向新世纪,努力把开发区建成以农畜产品加工业和制药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承载的,现代化、开放型的绿色经济技术开发区。 乌兰浩特翻译的需求国内的翻译市场随着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截止到2005年,中国的翻译市场份额以及超过了两百亿元。原来传统的依托大学语言院校的翻译机构已经日益被翻译-分工的翻译公司所取代,而外资公司入驻中国也对翻译质量和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为数众多的北京翻译公司和各类翻译社也对整个翻译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部分翻译公司仍然停留在“家庭式作坊”和“代理商”的阶段,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对翻译质量进行审核与控制,从而使得客户的稿件无法得到质量保证。可正是由于这些众多游击队式翻译商的存在,让整个翻译市场的价格在不断的下滑。价格正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这些公司没有后期审核和控制所需的费用,也不对译员进行跟踪和考核。这些行为导致部分正轨的北京翻译公司也在质量控制流程和译员水准上大打折扣。虽然价格竞争使得客户在费用上受益,可最终却为客户和整个翻译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根据新译通上海翻译公司某负责人的介绍,某知名机电类外资集团,其主要生产和销售机电类产品,正是由于选择翻译公司的不慎,被某家庭式翻译公司的低廉报价所吸引,而将1000多页的整个产品目录交付给其翻译。最后由于质量问题,不但上万本目录书籍被报废,整个企业进入国内机电市场的脚步也被推迟了整整一年。其直接损失高达数十万,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目前的翻译行业迫切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翻译市场准入制度和完善的淘汰机制,以维护整个翻译行业的形象,使正规上海翻译公司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并最终让客户受益。
|
◆ 我公司已设机构如下欢迎就近垂询: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