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太原率先发展,逐步形成太原城市经济圈”。2006年伊始,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首次提出,要建设太原城市经济圈。几天后,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山西省干部大会上再次提到,要“加快太原经济圈建设,为太原发展拓展空间,为全省发展注入活力”。什么是“太原经济圈”?为何要构建经济圈?建成后的经济圈会是什么样子?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访了我省部分专家。
“大太原”的梦想
“现在我更乐意坐公交车回家,方便、省事儿。”在太原工作的榆次人小杜说。山西省和晋中市榆次区相距不过25公里,3年前,小杜回家时的交通工具首选火车,买票、排队、等候成了家常便饭,后来有了公交车,省却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似乎并没能使像小杜这样频繁来往于两个城市的人群感到满意,希望两个城市间开通更多的路线和车辆成为他们期待的事情。
“构建大太原经济区,或者说太原都市圈不单单是为了城市间交通的通畅和便捷,更主要的是圈内各城市、城镇间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了多年太原经济圈的省人大环保委员会副主任李淳强调,“太原经济圈的构建,对我省具有战略意义。当今世界的形势就是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我省经济尚不发达,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山西省建设厅党组副书记、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曹昌智对此也持相同观点:构建太原经济圈应成为山西省乃至山西省发展的总方向。“如今城市间的竞争已不再单纯地存在于城市之间,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区域竞争、集团式竞争。”他介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密集的城镇群,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等也呼之欲出。可以预测,未来国内区域竞争将是都市圈之间重量级的较量。”
曹昌智同时指出,我省现有的11个地级城市和14个县级城市,除了省会太原和个别城市以外,其他城市规模都偏小,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普遍较弱,而且全省大多数城市由资源开采型的工矿区发展而来,城市性质极其相似,综合功能很不完善。为此,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不失时机地构建太原都市圈,有助于明确各类城市的产业定位和职能定位。而且,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逐步形成,山西省作为京津冀大都市圈的西部中心城市,在环渤海湾经济区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合作中,“承东启西”的功能日渐突出,同时也促进了太原与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协作,这些都为构建都市圈提供了机遇与可能。
“‘中部崛起’的呼声已响彻全国,如今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山西省的‘中部崛起’。山西省的中部在哪儿?主要就是省会太原!”李淳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积极寻求城市间的整体协调发展,建设有特色、有活力的经济圈,不断增强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战略举措。太原在过去的几年中,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提升,为建设大太原经济圈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加快建设大太原经济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大太原”有多大
太原经济圈范围应该有多大?刚刚由省政府编制完成的《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给了我们一个方向。规划确定太原为核心城市,其性质是“山西省省会、华北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重加工产业开发和技术创新基地、具有三晋文化特色的生态型、综合性、现代化城市。”规划确定的发展策略是,突出发展核心城市,构建太原大都市圈,强化太原与介孝汾、阳泉、忻原城镇组群的整合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的城镇发展网络。
对此,专家们的意见也比较统一,认为太原经济圈大致应该包括:山西省域全部、晋中市的多数县(市、区),吕梁市、忻州市及阳泉市的少数县(市、区)在内的经济发展区域。而且,空间结构应包括一个核心,两个圈层。
具体来说,一个核心:由山西省区和晋中市榆次区构成。该核心区应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聚集商业、物流业、办公(行政中心、大公司总部等)职能,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楔形绿地系统,消除环境污染,保护历史建筑等。
两个圈层:分内圈层与外圈层。内圈层是指与核心城市联系紧密,接受核心城市强烈辐射,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受核心城市强烈影响,城市间相互作用最强、最广泛的区域。包括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公里地域内的城市、城镇和区域,主要包括山西省行政辖区内的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晋中市的太谷、祁县的西部和北部,以及吕梁交城县东部的局部地域。可发展成为核心城市的工业生产区、都市农业区和都市功能外延区。
外圈层包括阳泉市、忻州市2个区域中心城市,以及原平、汾阳、介休、孝义4个县级市和若干县城。外圈层的节点城市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未来将是经济圈发展的强力支撑点。除了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煤、焦、电等产业外,还将作为经济圈核心区和内圈层现有的煤焦产业的疏散地,承担经济圈“全国能源基地”的生产和运输职能。
经过专家测算,届时,太原经济圈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945亿元至975亿元,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人口总数超过800万。
“大太原”咋发展
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复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工作,他认为,要实现太原经济圈的发展,首要应该调整产业布局。山西省的产业布局调整,应从太原土地资源实际出发,工业疏散不应只注意到市郊工业区的建设,应将一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区位优势更为突出的省内其他城镇转移。通过强化同这些地区的合作,向这些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实现利益共享,建立起稳定的产销、供需平衡关系,也有助于发挥各地区的优势,避免地区经济结构趋同和“诸侯经济”的许多危害。
曹昌智对此则有更明确的设想,他认为将来太原经济圈的核心区应发展为:市区北部军工与优质冶金产业区、西部重型机械产业区、西南部高新技术与旅游产业区、太原、榆次之间教育园区、鸣李仓储物流园区。晋源新区“旅游产业集群”、小店——榆次“高新技术、外向型新兴工业集群”、上兰新区“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内圈层:古交,能源产业集群承接核心区转移出来的焦化与电力企业;阳曲,镁合金产业园区,承接万柏林区转移出来的黑色冶金中的冶炼企业;清徐,以醋业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城郊型农业产业集群,精工铸造集群;寿阳,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太谷,玛钢、机械制造、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祁县,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集群。
外圈层:北部原平、静乐,南部介休、孝义,东部阳泉三大煤、焦、电力产业集群;忻州、定襄轻工、旅游产业集群;平遥、祁县旅游产业集群;汾阳、文水、交城,酿造、轻型加工产业集群。
同时,他认为经济圈的“指状”发展轴线也应成为经济圈的产业发展带。发展轴线包括太原——忻州——原平以大运高速公路为通道的发展轴线,太原——寿阳——阳泉以太旧高速公路为通道的发展轴线,太原——祁县——平遥——介休以大运高速公路为通道的发展轴线,太原——交城——文水——汾阳以夏汾高速公路为纽带的发展轴线,太原——太谷以108国道为联系方向的伸展轴线。沿轴线地区可以建成制造业产业带、资源型加工产业带和现代农业产业带,利用丰富的劳力资源、水土资源、矿产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李淳则提到,综观太原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旅游业应确定为区域主导产业。以山西省区为中心,以榆次区、介休市、平遥县、晋源区、娄烦县、清徐县为支撑,以开发晋阳湖、把汾河景区扩大到市区南北两面和建设山西省北部景区为中心,构建旅游带和旅游产业集群。
此外,专家们还认为,太原经济圈要承担我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中“承东启西”的任务,必须完核心城市对外辐射的通道,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和经济影响。具体说来,核心圈层应实施“公交化”发展战略,在公交优先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小汽车交通的发展。紧密圈层应实施“高速化”发展战略,满足经济圈紧密圈层交通联系“高速化”要求。
“大太原”的难题
“建设太原经济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结束采访后的李淳对我们这样说到。
专家们的一致看法是,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不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相对薄弱、区域环境问题严峻等均是构建经济圈的瓶颈。尤其是目前行政区划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城市间的经济协作。比如太原和榆次,两地竞相开发各自的经济园区和大学园区;比如太原、晋中、忻州三地的旅游资源,不是总体把握晋中腹地的历史文脉,整合资源,而是各自强调自己的品牌特色,相互争夺旅游线路和客源,矛盾十分突出。
专家们纷纷表示,对太原经济圈发展的行政组织和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是经济圈协调整合发展的前提。同时建议由省政府制定太原经济圈发展规划,并设立政府协调机构,由省政府有关领导牵头,各市主要领导参与协调,由此建立区域的协调、管理体系。
“推进经济圈建设,不应一蹴而就,目前可以把目标锁定在促成太原和榆次的协调发展上。”专家们寻求构建太原经济圈的迫切希望可见一斑。
梦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变为现实,我们期待着到来的那一天……
范围:山西省域全部、晋中市的多数县(市、区),吕梁市、忻州市及阳泉市的少数县(市、区)
空间结构:一个核心——由山西省区和晋中市榆次区构成,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内圈层——包括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公里地域内的城市、城镇和区域,发展成为核心城市的工业生产区、都市农业区和都市功能外延区。外圈层——包括阳泉市、忻州市2个区域中心城市,以及原平、汾阳、介休、孝义4个县级市和若干县城。作为煤焦产业的疏散地,承担经济圈“全国能源基地”的生产运输职能。
山西地区翻译公司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临汾
晋中 运城
晋城 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