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非常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孕育了包括孔子、孟子在内的一大批历史名人。
游人一踏上齐鲁大地,就会立刻感受到浓郁的民风民俗,与憨厚、豪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三碗不过岗”的山东人一起喝酒,那种任性、倔强和“劝酒”的技巧会让你记一辈子。
山东的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举不胜举:“万世师表”的孔孟故里,誉满天下的泰山,“泉城”济南,“齐都”淄博,还有“风筝故乡”潍坊,那深沉厚重的文化积淀,使游人如同走进了东方文明的历史宫殿;“滨海明珠”青岛、烟台和威海的旖旎风光,亦会使游客不舍得离开这一方宝地。
游历山东,精华处在胶东半岛及济南、泰山、曲阜附近。胶东半岛的黄海风光与山东腹地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是此线最负盛名的所在。齐鲁之旅,可沿“曲阜-泰山-济南-烟台-威海-青岛”一线六地游,此线路约需6-10天。山东各地高速公路发达,旅客列车班次也很密集,无论乘火车还是乘汽车都非常方便。
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在儒家文化长期熏陶下,山东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生生不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传统的祭海出渔仪式,古老的海神娘娘传说,刚性豪爽的渔家汉,巧夺天工的花边刺绣,粗犷奔放的胶州秧歌,闻名遐迩的青岛啤酒等,袒露着大海般的胸襟;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元宵花灯、高密剪纸、淄博美陶、博山琉璃、周村丝绸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泥土香;鲁西地区传统深重,孔孟家乡、水浒故地、古运河畔、民间织锦、斗鸡斗羊、婚丧嫁娶等,闪烁着古代文明之光。
以山东民俗资源为特色,富于现代生活气息的大型节庆活动应运而生,潍坊国际风筝会、曲阜孔子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淄博元宵灯会、青岛碑酒节、荣成渔民节、烟台葡萄酒节等等,色彩纷呈,独具魅力。
青州故地潍坊,是历史悠久的手工业名城。古来曾以“二百红炉,三千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的赫赫阵容,名扬四海。其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品,至今盛行不衰,如红木嵌银漆器、木版年画、风筝、布玩具、桃核雕刻、仿古铜器、麻布绒绣、书画拓片、泥塑玩具、金银首饰、字画揭裱、抽纱刺绣、屏风、彩灯以及各种地毯、挂毯等三十多种工艺美术品,仍称压市之作。
风筝的故乡在中国,而潍坊的风筝,在中国的风筝史上则自成一派。它以选材讲究,造型精致,色彩鲜艳,式样美观而扬名中外。特别是潍坊国际风筝会,牵动了全国和世界风筝爱好者的心。
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也有她自己的独特风格,同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三大民间画市。潍坊年画取材于农村生活,既反映农民的理想、希望、寄托着他们丰收富裕、消灾祛祸、安居乐业的意愿,又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嵌银漆器是潍坊独有的手工艺品,曾在一九一四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最优等奖。嵌银漆器由艺人们用特制小刀小剪小锤,按照设计的图样,在硬质的红木上雕出细沟,再顺着细沟嵌入细如发丝的金丝或银丝,然后涂以数遍大漆,推光而成。嵌银漆器色泽庄重清雅,线条洒脱简练,是绘画、镶嵌与雕刻的巧妙结合。
看了桃核雕刻《赤壁夜游》,无人不为艺人的精湛技艺而叹服。在一个不大的桃核上,雕了六个人物和酒桌、酒壶、蓬门、风旗、锚链等多种器物,连蓬门两边的一副对联,在放大镜下也清晰可见。真是神手天工!
古色古香的潍坊不仅出产工艺品,还是古代文化荟萃的地方。十笏园,布局谨严,小巧玲珑,是北方少见的中国园林建筑。地处古青州(益都)的云门山、玲珑山和驼山,分别以石刻、石窟名闻遐迩。临朐的“山旺化石”,更是首屈一指的“大自然的万卷书”。所有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潍坊古老而又年青。如今她在保留古老传统的同时,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的现代都市。
山东经济发展
自八十年代开始,山东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总量也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规模都在全国位居前列。但是也应看到,山东经济目前所达到的水平是在相当大的人口与劳动力背景下取得的,在全国领先的很多经济总量指标折算成人均指标后,在全国所占位次都大大后移。同时,现有成绩的取得,也是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当前,山东经济发展面临来自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宏观背景,吸收外资难度加大,再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难度很大。因此有必要总结十几年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查找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经济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山东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形成和积累了一些问题和矛盾,成为影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产业构成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缓
我省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构成为,传统产业占94%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只占6%。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山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改造规模巨大的传统产业的需要。因此,下大力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用高新技术的渗透和扩散来改造规模巨大的传统产业,开拓新的产业、新的领域、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形成高新技术推广扩散机制,可优化我省的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再则,从长远来看,决定山东经济在二十一世纪的地位和实力的根本问题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的原因,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明显滞后。从1985年起,国家相继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是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重要省份。到1997年底,全省10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完成技工贸总收入470亿元,实现利税4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7.5亿元。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到1999年底,全省10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20亿元,利税55亿多元,财政收入1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00亿元。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与全国发达省市相比,与下一步山东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客观要求相比,都还有相当的差距。现根据已公布的1998年山东、江苏、广东三省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作一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截至1998年底,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有1296个,江苏省为812家,广东省为815家。单纯从数量上看,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大,但经济实力很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远不如江苏、广东两省多。江苏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00多家,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值超5亿元的企业有28家,超10亿元的企业有16家。山东省远为不及。这就暴露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投入强度相对较弱,R&D经费投入总量有限,限制了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化。另外,由于有效的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山东省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又是由科技人员创办或领办,自身缺少资金投入,企业规模难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高收益的优势体现不出来,竞争力在全国不强。1998年,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江苏为890亿元,广东为1059亿元,而山东仅为540亿元;财政收入江苏为24亿元,山东仅为10亿元。1999年,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利税55亿多元,而浙江省则为64亿多元。
第二,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山东比上海低7个百分点,比浙江低5个百分点,也低于广东、江苏二省。
第三,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设备技术水平低,成长速度不快。从山东省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来看,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设备价值占全省工业的5.03%,在总量上处于劣势。其中,90年代设备占全部的4.62%,80年代的设备占5.3%,70年代的设备占6.85%;在进口设备中,高新技术产业占全部工业的7.71%,但大多数以80年代进口的设备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的设备技术构成与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成长
第四,在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体制和改造传统产业方面,计划管理体制、政府行为色彩较浓。
第五,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支持系统还需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山东省目前的风险投资现状还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风险投资力度还需加大。
二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不够,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带动作用不强
我省的省情特点之一是人均资源占有比重较小,人均产出指标偏低,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农业大省。因此,个体私营经济的充分健康发展,对于我省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最近几年山东的个体私营经济还是有很大的起色。但是,不管是就山东个体私营经济本身发展而言,还是同发达省市相比,山东的个体私营经济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表现为:第一,与浙江、广东等先进省份相比较,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对财政贡献相对少,纳税数额少。此差距由来已久。199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7%,其中城乡个体工业增长30.6%,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298亿元增长量中,个体私营经济的增量为5799亿元,占三成以上;而我省同期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在全省596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量中,个体私营经济的增量仅为448亿元,约占7.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纳税总额为35亿元,而浙江、江苏个体私营经济纳税总额分别为48、28亿元和40.45亿元;1998年,山东省个体私营经济纳税总额为42.1亿元,而广东省个体私营经济纳税总额则高达88.22亿元,是山东的1倍多;1999年,山东个体私营经济纳税总额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而江苏个体私营经济纳税70.44亿元,比上年增长36.2%,纳税总额和增幅都高于山东。第二,山东省个体私营经济规模小,档次低,实力差;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不够成熟。全省个体私营业户平均注册资金仍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先进省市差距则更大。广东、福建、河南等省个体工商户的户均注册资金均高出山东1倍;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省市私营业户户均注册资金均高出山东1倍多。山东个体私营经济的产品档次普遍偏低,在国内外市场知名度不高,知名品牌也不多。而相比之下,浙江个体私营经济的知名品牌较多,如“喜临门”、“001”、“传化”、“步森”、“花为媒”等,都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第三,山东科技型、外向型个体私营企业数量较少。上海市科技私营企业多达9000多家,是山东的3倍,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科技私营企业有40多家,过10亿元的3家。其中根本原因在于山东个体私营企业科技投入不足,高技术项目、高附加值产品少,再加之科技的交流推广力度不大,造成大多数私营企业为劳动力密集型,技术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至于山东个体私营外向型企业出口产品,其科技含量也不高,竞争力不强。第四,山东的个体私营经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多数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方式多为乡土型、家族式、粗放式,小富即安,缺乏开拓和创新精神,严重影响了全省个体私营经济的规模扩张和经营质量提高。相比之下,浙江等省市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多具开拓、创新精神,有经营头脑,而且不断拓展新的经营领域,如办学培训、信息中介、科技开发、软件开发等。
三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
由于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山东西部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现以1998年有关经济数字为例加以说明。山东西部内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的33.5%,财政收入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28.6%,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总资产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2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5.9%,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0.7%,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62.3%,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7.7%,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62%;从总体上看,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的47.3%。而且从目前趋势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仍有扩大之势。因此,加快西部内陆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是人口和劳动力素质不高
由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非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属中游偏下,非农业人口比重居全国后几位,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在全国为倒数第几位。脑力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较低,人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年以上,江、浙为7年以上,京、津、沪则为9年以上,山东人均不到6年。1998年,每万人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全国为27.6人,山东为20.6人,排21位。又据1995年抽样调查,全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仅占15岁以上人口总数的2.36%,文盲半文盲比例为2.45%,而1994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分别为3.05%和2.11%。以上差距,反映出山东人口和劳动力素质不够高,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个问题将在以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慢慢凸现出来,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因素。
五是对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山东前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水、土地、能源和生物资源的高速开发和消耗。1979~1993年,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开发区等非农业占用耕地多达51.2万公顷,年均3.4万公顷,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规模县的耕地面积。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12亩,低于全国1.59亩的平均水平。其中,有6个市地、47个县(市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2个市地、37个县(市区)低于人均0.8亩的警戒线。1996年全省生产煤碳8949.4万吨,但消耗量为11116.8万吨,缺口达2167万吨,山东省原煤缺口常年维持在2200万吨左右;1996年从省外调入电力达4.31亿千瓦时。
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采,生态环境恶化。1983~1993年全省废气排放量增长1.24倍,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增长53%。目前全省大气和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多数严重超标。1996年全省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量仅占排放总量的24.2%,经过净化处理的工业废气仅占排放总量的20.3%,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仅占贮存量的30.9%,截至1999年底,工业固体废弃物累积堆存量达3.2亿吨,占地约23平方公里。由于长期污染,大多数河流、湖泊污染物超标。沿渤海地区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引发海水倒灌内浸,山区水土流失,矿区地表塌陷,黄泛平原风沙流动,今年4月份北方的沙尘暴危害很大。
六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山东是缺水大省。
全省水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24位,人均降水占有量为全国平均值的23%,人均地表径流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3%。常年缺水约100亿立方米,每年超采地下水30亿立方米以上。由于农业、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的大量增加,九十年代初全省水资源的年消耗量比八十年代初增加70~80亿立方米/年。济南号称泉城,但已多次出现泉枯井干的现象。自1972年以来已有20年黄河下游出现断流。1997年7月至9月在黄河主汛期断流,沿黄地区受旱面积达2300多万亩,绝产750万亩。这次断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35亿元。不管是从近期还是长远来看,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一个制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必须尽早把发展节水型产业当作优化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走节水型经济发展路子。
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这些脆弱点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有它的各方面的复杂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本身也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从山东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如: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按照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以对社会主义改革高度负责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对个体和私营经济扶植的力度,促其健康发展,走向成熟;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繁荣;大力普及教育,重视知识和人才,切实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在经济发展同时,珍惜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保护好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得力可行,相信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山东地区翻译公司
济南 青岛
潍坊 淄博
威海 枣庄
泰安 临沂
东营 济宁
滕州 烟台
菏泽 日照
德州 聊城
即墨 滨州
莱芜 寿光
青州 莱阳
诸城 高密
安丘 曲阜
招远 |